減肥方式排行榜





其他資訊



媽媽是尋寶專家,還會變魔術?!

一本兼具閱讀樂趣與尋寶遊戲的趣味繪本

打開孩子的閱讀胃口


哇,我的東西不見了,

粉紅豬、溜溜球、筆記本...

到底跑哪去了呢?

找媽媽吧!

媽媽是尋寶專家,還會變魔術,

只要輕輕念一句咒語,

消失的東西就會出現了!

到底是什麼厲害的咒語?

跟著主人翁一起在畫面中尋找消失的東西,

你也可以是厲害的尋寶專家!

如果在家裡找不到東西,你的第一個反應是找誰?答案通常都是「媽媽」。「媽媽」的角色總是給人可靠、信賴的印象,而且就像魔術師一樣,總是有辦法將躲在沙發底下、牆壁角落、書堆裡的遺失物,「唰」的一聲變出來!即便只是一張小紙片,只要遇上媽媽,就完全束手就擒啦!

翻開故事內頁,一眼瞧見小男孩雙手呈現「噹噹」的介紹姿勢,像是要介紹什麼大人物似的隆重。而站在一旁的女人雖然背對著鏡頭看似不起眼,但手中攤開的斗大紅黑色布幕,卻吸引了眾人的眼光,這不就是魔術師的姿態嗎?

接著鏡頭轉到小男孩還是小baby的時候,原本握在手中的小紅球滾啊滾的不見了,小baby焦急的大哭,而媽媽不花一會兒的功夫,就把小紅球給「變」出來了!從此之後,孩子只要弄丟了心愛的玩物,或者重要的東西,媽媽就會出手相救,而且,嘴裡還會唸上一句神秘的咒語...

風趣慧黠的繪本創作者童嘉,把孩子們常見的迷糊壞習慣和媽媽止不住的嘮叨,轉化為具有豐富想像力的幽默故事,每一頁都隱藏著尋寶的細節,讓孩子隨著劇情起落,開心的玩起「找一找遊戲」。

本書特色

★多次榮獲豐子愷圖畫書獎入圍繪本作家「童嘉」,最引人微笑的作品。

★將孩子常見的小毛病,轉換為具豐富想像力的故事。

★故事最後附「找一找遊戲」,兼具閱讀與遊戲的雙料繪本,讓孩子讀得歡心,找得開心。

★榮獲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獎、好書大家讀入選、義大利波隆那優良童書推薦、開卷作家專文推薦。

  • 出版社:親子天下

    新功能介紹

  • 減肥方式有哪些
  • 出版日期:2014/01/02
  • 語言:繁體中文


其他新聞













▲研究團隊到菜園散播蚊子大軍。(圖/翻攝自新文頭條,下同。)

大陸中心/綜合報導

廣東省廣州市有間3500平方公尺的「蚊子工廠」,每天可以產出300萬隻「絕育雄蚊」,由專業人員拿到各地釋放,普通雌蚊和這種雄蚊交配後,產下的卵無法發育,因此能有效減低病媒蚊的數量。廣東中山大學教授奚志勇率領大學生團隊,培育出體內帶有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雄蚊,以蚊治蚊,甚至還在2016年8月來台經驗交流。

根據《廣州日報》報導,蚊子有雌雄之分,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,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。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、瘧疾、黃熱病、絲蟲病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,每年因蚊子叮咬而死亡的人高達72.5萬,最高的一年有83萬人。

▼工作人員將蚊子幼蟲分裝到塑膠盒裡培育。

報導指出,奚志勇研究出「以蚊治蚊」的方法,培育出體內帶有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雄蚊,又稱為「絕育雄蚊」,自然環境中的雌蚊和這種雄蚊交配後,所產下的卵無法發育成孑孓,因此能有效減少野外的白線斑蚊族群密度,進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。他2016年8月到台南國衛院,分享執行成果與做法,期能為台灣登革熱防治工作有所助益。

這間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「蚊子工廠」,被稱作是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,每天都會培育出300萬隻蚊子,在蚊子還是幼蟲的時候員工就要分辨性別。研究人員把挑選出來的雄性蚊子放在塑膠盒中,這些蚊子都是無菌的,再由專業人員拿到各個地方釋放,這些蚊子有放到大街小巷裡,也有放到菜園裡,每天都會釋放出100萬隻蚊子。

▼當地居民表示,蚊子減少不僅不用蚊帳還可打赤膊。

據了解,這些注射了沃爾巴克氏體的卵孵化後,研究人員會去掉雌蚊,雖然不孕,但是放到外面還是會對當地人造成困擾。這些雄蚊不僅不會吸人血,在與雌蚊交配後還會把體內的沃爾巴克氏體能傳染給雌蚊,讓雌蚊無法繁育下一代。通過這種方法來控制蚊子的數量。

工作人員會在路上邊駕駛三輪車邊放蚊子,或是走到樹叢下施放,整個島上大約有20個釋放點。一名60歲的當地村民梁伯說,「兩年前這裡的蚊子很多,晚上睡覺要掛蚊帳,現在蚊子少很多了,不需要蚊帳了。」

▼奚志勇教授受邀至台南國衛院進行經驗分享。(圖/市府提供)







#NEWS_CONTENT_2#



減肥方式ppt









▲你也是每天含糖飲不離身的「愛糖一族」嗎?(圖/記者許力方攝)

文/汪國麟醫師

絕不是得了糖尿病的人才需要拒糖於千里之外!

吃太多糖對健康的不良影響,一般大眾並不陌生,諸如容易造成肥胖、代謝症候群,甚至糖尿病等等。這方面的研究不勝枚舉,例如在2013年在歐洲所發表的有一個關於加糖軟性飲料與糖尿病關聯性的研究。該研究屬於EPIC(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) study的一部份。這個研究簡單的結論就是:每天喝12盎司(336克,約為一罐可口可樂的重量)的加糖軟性飲料,會增加約兩成得到糖尿病的機率。

然而,糖對人體的危害絕不僅於此!

我們一直確信許多環境毒素及食品工業所使用的違法添加物,都有引發各類癌症的風險,然而讓大部份人意外的是,真正隱藏的健康殺手,比起這些毒素或違法添加物,和我們要更親近的多。這個殺手就是「糖」。目前醫學界已經證實,糖不但是導致代謝症候群與糖尿肥胖症的重要原因,也是促使癌細胞快速生長與轉移的推手。

▼醫師發現,糖不僅會導致糖尿肥胖症,還會促使癌細胞快速生長。(圖/達志/示意圖)

以乳癌為例。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,每年約有20萬的美國女性被診斷出乳癌,而其中約4萬人會死亡。在台灣,乳癌一直高居女性癌症的第一或第二位,而台灣乳癌患者的死亡率甚至高於歐美。乳癌可說是女性健康及壽命的頭號殺手。目前已經有眾多的研究證實,血糖偏高與乳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。但還不止這樣。

在2006年,澳洲發表了一個號召14萬人、歷時8年的超大型研究的報告。這個報告簡單的說就是,偏高的血糖和好幾種癌症的發生率都有密切的關聯,無論男女皆然。這些癌症包括乳癌、肝癌、大直腸癌及膀胱癌等。

是的,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糖,具有促發或惡化癌症的潛在風險。此處所謂的「糖」,並非單指以糖果形式存在的零食,而是存在於各類食物中、極易造成血糖和胰島素波動的精製碳水化合物。例如各種糕點、西式麵包、白麵粉(去掉麩皮)所製成的食品、含糖軟性飲料(汽水、可樂、台灣的手搖茶等)。

甜蜜蜜的「糖」之所以會是引發癌症的致命的殺手,原因可簡單歸納如下:

1.糖是癌細胞最喜愛的食物。

2.糖的代謝要靠胰島素,糖多胰島素的分泌就多。胰島素是一種生長性的賀爾蒙,會促進癌細胞的成長與轉移。

3.糖及胰島素都會增加發炎反應,對癌症來說猶如火上加油。

你可能會說,這又如何,我又沒有糖尿病,不至於有血糖的問題。請別誤會,這裡所謂的偏高血糖,並不需要嚴重到糖尿病的程度,只要比我們目前認為「正常」標準內稍微偏高的血糖值就夠了。

▲研究發現,飯後血糖高於199的人,罹癌死亡率增加5成。(圖/達志/示意圖)

究竟多高的血糖就具有危險性了呢?日本在2012年所發表的一個針對2,438個對象、追蹤了19年的研究,給了我們一個很驚人的警惕:無論是空腹血糖在100左右的人,或是飯後血糖高於199的人,會讓因罹患癌症而死亡的機率,增加5成以上。

許多人對於空腹血糖100沒什麼概念,我這樣說好了,如果你去體檢,絕大部分的醫師會這樣告訴你兩個字:正常。沒錯!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:空腹血糖大於126,叫做糖尿病;介於110和126之間,稱之為前期糖尿病(現在已修正到100到125)。因此,空腹血糖100在當前的醫學認知之下,當然就是「正常」囉。但是從上面這個研究看來,所謂「正常值」顯然已經不正常了!由此可見,不止糖尿病患者,就連我們普羅大眾也都面臨了「糖糖危機」。

那麼究竟血糖該降到什麼標準才能減少罹患癌症的機率呢?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,空腹血糖最好在86左右最好,至少不要超過90,而飯後血糖也不要超過140。維持在這樣水準的血糖,不僅減少了糖對細胞與組織的危害,更可避免伴隨高血糖而來的血中胰島素的升高,而後者正是促發癌症惡化的生長性賀爾蒙。

所以,究竟誰該將糖拒於千裡之外呢?看來你我都不例外。

本文作者:汪國麟醫師,現任南投東華醫院醫療副院長,復健治療科專責醫師,體適能、體重控制與營養醫學門診負責人。接受正統醫學訓練,但卻不以此自限;善用醫療診斷技術,但常跳脫框架思考;極力推廣微營養素於治療疾病與保健養生,強調每個人都必須追求最佳的健康狀態,而且堅信關鍵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

本文經授權轉自:汪國麟醫師的健談室

★圖片為版權照片,由達志影像供《ETtoday新聞雲》專用,任何網站、報刊、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,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!







FD4317FAE23F58CD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qu51ts80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